首页
> 热门专题 > 国企服务专题 > 国企产改

江苏苏美达集团保障非在编职工权益 共建苏美达幸福家园

发布日期:2022-05-20 17:17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深入实施《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紧跟江苏省部属工会产业工人改革步伐要求,2020年,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美达集团”)纳入江苏省部属工会产业工人改革试点企业。两年来,苏美达集团深入领会产改工作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结合实际积极实践,逐渐探索出一个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改突破口和深入点——探索完善全集团范围非在编用工体系。通过这项特色产改项目,切实维护各种形式的非在编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一些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非在编职工产改项目背景

(一)企业非在编用工基本情况

苏美达集团经过43年的发展,业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产业链拓展与供应链运营领域颇具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多元化企业集团。现有企业职工3464人,其中非在编职工为766人,占比22%。

1.用工类型:

(1)劳务派遣用工共353人,男性210人,占比59%,女性143人,占比41%;其中:高中学历212人,占60%;本科124人,占35%,本科以上学历17人,占5%。

(2)人事代理用工共47人,男性36人,占比77%,女性11人,占比23%;其中:高中学历10人,占21%;本科35人,占74%,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4%。

(3)劳务外包用工366人,男性145人,占比40%,女性221人,占比60%;其中:高中学历68人,占19%;本科266人,占73%,本科以上学历32人,占9%。

2.用工政策:

(1)非在编职工做到同入党,有党员96人,占职工党员总数的9%和非在编职工的13%。

(2)非在编职工做到同晋升,得到晋升的有56人,占职工总数的2%和非在编职工的7%。

(3)所有非在编职工都实现同岗位、同考核、同培训、同报酬、同福利。

(4)非在编职工加入苏美达集团工会组织的有694人,占职工总数的20%和非在编职工的90%。

(二)非在编职工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非在编职工流动性大

非在编职工除合同制职工外,还有劳务派遣工等,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未形成长期的劳资关系,即使加入工会组织,今天进明天出,会员流动率高,固定会员少,导致入会手续办理数量多,实际作用低。

2.非在编职工缺乏归属感

因为自身不是正式编制职工,部分非在编职工感觉自己是“二等公民”,担心单位不重视自己、被边缘化,因此缺乏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只是把目前的工作当作暂时过渡的跳板而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部分非在编职工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便有了离职的意愿。

二、探索完善全集团范围非在编用工体系

1.加强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内容,实行非在编员工全员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制,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协议),履行合同(协议)约定内容,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权利。

完善管理手段,寻求资质优良、诚信度高的人力资源公司合作,依法做好人员劳动合同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公司内部非在编职工劳动管理的配套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与公司在编职工的管理办法大方向一致,合理约束行为,维护职工利益。

非在编职工理应享受与在编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工会在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非在编职工提供帮助。抓好非在编职工入会工作,最大限度把非在编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推进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

2.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分配的薪酬体系,畅通晋升通道

切实保障非在编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依法获取的工资报酬的权益。非在编职工的薪酬与在编职工一样,贯彻“以岗定薪、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客观体现职工的岗位价值和工作绩效。绩效奖金分配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持续优化非在编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建立考评档案,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建立和完善内部淘汰机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引导非在编职工也秉持“以奋斗者为本”、“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的思想理念,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畅通非在编职工内部职级晋升通道,鼓励职工不断学习和提高工作技能。同时也畅通非在编和在编关系转换通道,工作表现优异的非在编职工,通过考核,经过审批,可以转换关系为公司职工。

3.打造“暖心”工程,提升向心力,提振精气神

集团工会积极探索非在编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在非在编职工中增选职工代表,参与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重要的规章制度等重要事项,为维护非在编职工权益建言献策,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及时合理地处理非在编职工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工会与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公司联动,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和制度,建立健全的交流平台,职工反映意见渠道畅通,无重大劳动违法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更无因劳动劳动关系纠纷引发的职工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职工对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满意度高。

工会组织的各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体活动,开展的各类培训和技能竞赛,一年一度的职工体检,非在编员工都与在编员工享受同样的参与权,帮助非在编职工提高工作技能、活跃工作气氛,提升幸福指数。加强职工人文关怀,积极做好非在编职工关爱、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4.建设赋能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集团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2020年成立企业大学——达人学院,建立“四层五型”的课程体系,推动企业文化生根发芽,帮助职工成长成功。集团面向所有职工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进修和培训机会,非在编职工与在编职工同样拥有学习权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打卡活动,获得 “学习达人”、“学习之星”等称号。

安全生产办公室日常监督特殊工种的职业资格准入,及时组织特殊工种人员培训换证。运用组织安全员培训,进行消防实战演习,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多种手段,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防患未然,使得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上下齐心,共同创建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企业非在编职工产改项目下一步方向

1.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也会随着国家政策、市场变化、消费者需要等作出相应调整。企业基层工会应时刻关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是否有随之而变化,一旦有调整,工会应主动提出开展平等协商来确定。

2.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应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切实承担起这一职责,指导职工在被聘用时,就与企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对于个别职工在入职时就签订劳动合同有顾虑的,工会应给予解释说明,直至职工签订为止,这样既可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可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达到双赢。


打印 关闭